⒈ 隱居,很少與外界往來(lái)(他已幽居十年了)
英live in seclusion;
⒉ 寧?kù)o的住所。
英peaceful dwelling place;
⒈ 隱居,不出仕。
引《禮記·儒行》:“儒有博學(xué)而不窮,篤行而不倦,幽居而不淫,上通而不困。”
孔穎達(dá) 疏:“幽居,謂未仕獨(dú)處也。”
《后漢書(shū)·逸民傳·法真》:“幽居恬泊,樂(lè)以忘憂。”
⒉ 深居。
引《漢書(shū)·蒯通傳》:“婦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,有幽居守寡不出門(mén)者。”
《舊唐書(shū)·劉子玄傳》:“而近代史局,皆通籍禁門(mén),幽居九重,欲人不見(jiàn)。”
明 高啟 《江上雨中》詩(shī):“幽居常日無(wú)來(lái)客,何況瀟瀟雨滿村。”
⒊ 僻靜的居處。
引元 洪希文 《幽居》詩(shī):“投老安閑世味疏,深深水竹葺幽居。”
⒋ 墓室。
引林紓 《張母謝夫人墓志銘》:“惟母之幽居,永宅於斯。”
⒈ 隱居。也作「幽棲」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卷八三·逸民傳·法真?zhèn)鳌罚骸赣木犹癫矗瑯?lè)以忘憂。」
《文選·謝靈運(yùn)·酬從弟惠連詩(shī)》:「鳴嚶已悅豫,幽居猶郁陶。」
近隱居
⒉ 幽靜的居所。
引《文選·謝靈運(yùn)·石門(mén)新?tīng)I(yíng)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瀨修竹茂林詩(shī)》:「躋險(xiǎn)筑幽居,披云臥石門(mén)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