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脹痛貌。
⒉ 高貌。
⒊ 沉沉,深沉。
⒈ 脹痛貌。
引《漢書(shū)·外戚傳上·孝宣許皇后》:“我頭岑岑也,藥中得無(wú)有毒?”
顏師古 注:“岑岑,痺悶之意?!?br />唐 劉禹錫 《鑒藥》:“逮再餌半旬,厥毒果肆,岑岑周體,如痁作焉。”
宋 范成大 《初發(fā)桂林》詩(shī):“我亦頭岑岑,中若磨蟻旋。”
葉圣陶 《隔膜·小病》:“周身都象收縮攏來(lái),腦子又岑岑地發(fā)脹?!?/span>
⒉ 高貌。
引唐 白居易 《池上作》詩(shī):“華亭 雙鶴白矯矯, 太湖 四石青岑岑?!?br />宋 歐陽(yáng)修 《梅主簿》詩(shī):“玉山高岑岑,映我覺(jué)形陋。”
明 劉基 《述志賦》:“山岑岑以蔽天兮,水淼淼而不可窺?!?/span>
⒊ 沉沉,深沉。
引明 劉基 《蝶戀花》詞:“春夢(mèng)岑岑呼不起,草緑庭空,日抱嬌鶯睡。”
明 夏言 《浣溪沙·春暮》詞:“庭院沉沉白日斜,緑陰滿(mǎn)地又飛花,岑岑春夢(mèng)繞天涯?!?/span>
⒈ 煩悶的意思。
引《漢書(shū)·卷九七·外戚傳上·孝宣許皇后傳》:「我頭岑岑也,藥中得無(wú)有毒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