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也作“才雋”。才能出眾。
例才俊之士。才俊罕能雙。
⒉ 也指有才能的人。
例臺(tái)郎選才俊。江東才俊多。
⒈ 亦作“才雋”。
⒉ 才能出眾。
引《晉書(shū)·嵇康傳》:“康 臨去, 登(孫登 )曰:‘君性烈而才雋,其能免乎?!?br />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言語(yǔ)》:“﹝ 邊讓 ﹞才儁辯逸?!?br />宋 梅堯臣 《吊唐俞》詩(shī):“通閨年最少,才俊罕能雙。”
清 秦瀛 《答王惕甫書(shū)》:“僕意方今少年中,非無(wú)才俊之士,而華而鮮實(shí),類由漸染時(shí)習(xí)?!?/span>
⒊ 才能出眾的人。
引唐 韓愈 《赴江陵途中寄贈(zèng)三學(xué)士》詩(shī):“同官盡才俊,偏善 柳 與 劉?!?br />宋 文天祥 《江行有感》詩(shī):“莫恨吾生誤, 江 東才俊多。”
《明史·太祖紀(jì)》:“所過(guò)不殺,收召才雋,由是人心日附?!?br />中國(guó)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沉藎》:“漢 事之?dāng)。釃?guó)才俊之戮辱消耗殆不忍言?!?/span>
⒈ 才能出眾的人。唐·杜牧〈烏江亭〉詩(shī):「江東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來(lái)未可知?!挂沧鳌覆女彙?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七回》:「似這少年才俊,不枉老師一番栽培?!?/span>